相傳最初的洞簫上有三孔或四孔。古代的洞簫用十六根或二十四根長短不同的竹管,管的上端開有吹孔,每根竹管只能發出一個音,把它們編排起來後便插入一具木製的鳥翼型座子上,這樂器現稱為「排簫」。洞簫使用的範圍很廣,除獨奏外,在合奏和歌唱伴奏中也經常使用。其音色幽靜柔和,適宜演奏抒情的樂曲。康樂及文化事務所
- Apr 08 Tue 2008 13:05
洞簫
相傳最初的洞簫上有三孔或四孔。古代的洞簫用十六根或二十四根長短不同的竹管,管的上端開有吹孔,每根竹管只能發出一個音,把它們編排起來後便插入一具木製的鳥翼型座子上,這樂器現稱為「排簫」。洞簫使用的範圍很廣,除獨奏外,在合奏和歌唱伴奏中也經常使用。其音色幽靜柔和,適宜演奏抒情的樂曲。康樂及文化事務所
- Apr 07 Mon 2008 13:19
鼓
鼓是我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打擊樂器,據說伊耆氏時有土製的鼓,夏后氏十有一種架了支撐物的鼓,殷墟甲骨文的鼓字字形,以形象表達了當時鼓的構成。
鼓是屬於膜振動樂器,通常是以動物的皮革作為鼓皮,施加張力蒙於鼓框上。鼓身是鼓的共鳴體,一般以木製成略呈弧形。
大鼓是鼓中體積較大的,也叫大堂鼓,聲音低沈渾厚,力度變化很大,在 樂隊中有烘托氣氛的效果。堂鼓外型與大鼓相同,體積較小,聲音高亮而富有彈性,多用於戲曲伴奏及民間器樂合奏,在鑼鼓音樂中居領導地位。缸鼓又稱花盆鼓,音色較大鼓柔和。小鼓又稱京堂鼓或戰鼓,體積較小,餘音較短,適合演奏密集音型。象腳鼓是雲南省傣族的打擊樂器,常為傣族舞蹈伴奏,具有民族色彩。
排鼓是根據民間應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骨改製的,由五個體積不同的鼓組成,兩面蒙皮,可翻轉演奏,可調節音高。排鼓音響效果豐富,特別擅長表現熱烈歡騰的情緒,在樂隊中常作華彩樂段的獨奏。
- Apr 07 Mon 2008 13:18
琵琶
琵琶是我國重要的一種彈撥樂器,早在秦代就出現了琵琶的雛形,漢武帝時,出現了一種圓形、木面、長柄、四弦,十二柱彈弦樂器,也稱為琵琶, 後人稱為「秦琵琶」。晉時阮咸善彈此樂器,傳時唐朝武則天時,已有十三柱,而有阮咸之名,簡稱阮。以上同一類型的彈撥樂器,在古代都稱作琵琶 ,事實上包括了琵琶、三弦、阮、月琴和秦琴。
公元四世紀,有一種曲項琵琶經由印度傳入我國,它與秦漢琵琶外型上的不同在於它的共鳴箱呈梨形,隋唐時適應我國歌舞藝術的發展,成為重要的彈撥樂器。到了唐朝,於是琵琶成為它的專稱。
琵琶的構造主要分為琴頭和琴身兩部分。上端狹長部分叫做琴頸,下方呈橢圓形叫做腹,腹由面板和背板膠合而成,背部凸起形成共鳴箱,頸和面板上設置隔音位的「相」和「品」,上張四弦,以指甲彈奏。
琵琶是我國民族樂器中較完善的一種彈撥樂器,有完整的音律,寬廣的音域,清亮的音色和豐富的表現力。今日的作曲家為琵琶創作了許多新的獨奏曲和協奏曲,使它的特點和性能得到充分發揮。
- Apr 07 Mon 2008 13:16
二胡
二胡又稱南胡,是我國最主要的拉弦樂器。二胡由振動膜、琴筒、琴桿、琴頭、琴軸、千金、琴馬、弓子和琴弦等部分所組成。琴筒是南胡的共鳴箱,形狀為六角形、圓形、或八角形,前蒙蟒皮,後置有音窗。琴桿上有兩個琴軸,又名軫子,張兩根弦。琴弓一般以細竹製成,其上的弓毛以馬尾毛最為合適,置於兩弦之間。
中國民族樂器介紹
- Mar 20 Thu 2008 12:59
小號
|
- Mar 20 Thu 2008 12:55
爵士鼓
|
- Mar 20 Thu 2008 12:48
長笛
|
- Mar 18 Tue 2008 13:02
小提琴